經過了達山涉水的辛勞後,我們終於走到了東大寺!!這可是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親眼一看,才發現,他真的好大好大!!
東大寺位於日本奈良縣,距今約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因建築在當時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
東大寺於七二八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大佛殿寬五十七米、深五十米、高四十八米,為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木造結構建築。優美的建築和法相莊嚴的佛像,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讚嘆不已,一九九八年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跡」之組成部份,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進入東大寺之前,一樣有一條商店街,旁邊都是紀念品的販賣,其間一樣有一堆鹿在遊走~~
走著走著,終於看到銘牌了!!
每個世界遺產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標誌!!
在進入東大寺前,會經過南大門,門前一樣有一堆鹿!!
南大門也是純木造做成,相當氣派!!
這看起來像油畫的雙體金剛力士像,其實近距離仔細一看,他可是純木造雕刻而成的!!
外面的掛網,應該是防止鳥類飛進去造成破壞
整個南大門也是用棟架方式搭建而成
接著往下走,就到了售票口了!!
熟悉日本傳統建築的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何培斌教授表示,東大寺整體佈局最值得欣賞,寺院的特定建築群與唐代最高級的寺院規格相同,但如今在中國已找不到同類型及同規模的建築。
時至今日,木造建築保存不易,除了大自然的破壞,尚有人為的因素存在。東大寺亦曾因動亂付諸一炬,大佛殿、戒壇院等皆被焚燬。今日所見的東大寺大佛殿於一七零九年重建完成,重整的工期前後達廿五年,單是鑄佛即用了八年的時間,而且重建後的規模亦比被毀前縮小了三分之一。
東大寺的起源可以回朔到728年,聖武天皇為了供養其皇太子而建造了金鐘寺。741年聖武天皇基於護國信仰下令建造國分寺時,把金鐘寺作為大和國分寺而改名為金光明寺。745年開始鑄造奈良大佛,再度改名為東大寺。奈良大佛於752年完工,789年完成大佛殿極講堂等伽藍。
東大寺曾因1180年及1567年的動亂付諸一炬,大佛殿、戒壇院等皆被燒毀。今日所見的東大寺大佛殿是花費25年,於1709年完成重建,光是鑄佛就用了8年,並且重建後的規模只有之前的3分之2。
東大寺是聖武天皇為了實現理想,在日本佛教全盛時期所建。但當時財政惡化,平城京内浮浪漢與餓死者增加。聖武天皇死後橘奈良麻呂等人企圖造反,其實造反的理由是政權內的政治鬥爭,但叛逆主謀的橘奈良麻呂被逮捕時說明造反是以建造東大寺而增加人民負擔為理由,可見當時建築東大寺耗資龐大與其辛勞。
在大門口前有一尊銅燈籠??
整個建築物都是用木造的,即便是他的大門,也是木造而成!!
大佛殿中十五米高的巨大銅鑄佛像,據說在建造時,深受中國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洞的石雕盧捨那佛及中國敦煌的巨大佛像的影響。殿中供奉的盧捨那佛被稱為「奈良大佛」,伴隨著大佛殿,直至東大寺全部修成,耗時四十五年。
大寺的正尊是「盧舎那佛」,俗稱「奈良大佛」,高15公尺以上、總重380噸,是世界最大的青銅佛像。東大寺除了著名的大佛殿外,還有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戒壇院、鐘樓等優美木造古蹟。
沒在裡面,真的無法像像她的巨大!!
這應該是和平鐘吧??也不知道敲來做甚麼用的@@~
還有青銅做的花瓶及蓮花
其實裡面的東西不是木頭做的就是青銅做的
除了本尊大佛外,兩側也有佛像供參拜,但說實在的,來到現場,參觀的人比參拜的人多!!
看這比例就可以知道佛像的巨大!!
底下則是蓮花石座
法華堂內的十六尊脫胎漆像,不但工藝精湛,其擺位方式,差不多盡佔內堂空間,而這種擺法,也是唐代寺院的特有風格,因古時候的參拜方式,是信眾圍觀造像群,繞圈禮拜,只留少許走道空間。今日遊走東大寺一周,即可感受到大唐氣派及宗教習俗。
東大寺無論是在建築、雕刻、藝術文物,在日本美術史上都佔有特殊的地位。大佛殿中的木造結構氣宇非凡、氣勢雄偉,木造工藝令人嘆為觀止,光一根大柱,竟需三個成人環報才行!有趣的是,有根大柱底下有一孔,恰能通人,聽說傳過此洞,能保佑平安。不過,最好有人在另一端幫忙,以免卡住了,就尷尬了!
看到這小孩鑽這洞,我突然想起來,原來我在很小的時候也來過,也鑽過~~
真的是一棟很偉大的建築物
準備離開這裡囉!!
東大寺另外一個特色是成群的梅花鹿,傳說中春日大社竹神祇,就是乘著鹿降臨於此地的。這些鹿是被放養在東大寺裡面,可以自由的和鹿嬉戲玩耍,餵食。
商店賣有鹿仙貝(鹿餅乾),供遊客購買來餵鹿吃,也可自行準備餅乾。這裡的鹿的鹿角全被切除,以免遊客受傷。從前這裏的鹿被認為很神聖的,殺鹿者甚至會被判死罪。
這是一頭Baby 鹿,很可愛
在現場會聽到一堆尖叫聲,因為有許多中學生來到這參觀,女孩子看到鹿在追著他們要東西吃,就會不停的尖叫!!
連公車上都有鹿
最後跟一隻鹿寶寶拍張照!!真是可愛的鹿寶寶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