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都沒有一個像樣的鐵道博物館,但來到香港,就一定要朝聖一下
這次坐著東鐵線,下車後大約走15分鐘,就可以來到鐵道博物館
全園區不收費,園區雖不大,但卻包含著實體展示以及文物展示,算是五臟俱全囉!!
該館前身是舊大埔墟火車站,於1913年建成,面積達6,500平方米,以往是九廣鐵路重要車站之一。但由於九鐵於1982至84年引進電氣化火車,新大埔墟火車站於1983年啟用,因此舊大埔墟火車站於同年4月6日關閉。
其後該火車站原址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在車站周邊加建路軌,並對原車站建築進行復修及翻新工作。
1986年12月20日由區域市政局主席張人龍、九廣鐵路公司主席霍士傑、區域市政總署署長孫明揚等主持,21日起開放予市民參觀。
博物館專門介紹九廣鐵路歷史。由於建築、藏品有一定的歷史和觀賞價值,故該館經常成為香港影視工作者的取景地。隨著兩鐵合併,
館內展覽廳於2010年新增了香港地鐵的簡史,緊貼香港鐵路的急速發展,展出一系列文物和歷史圖片,重塑昔日鐵路的軌跡,和透過不同時期的鐵路標誌、新支線概況等互動展品
一進門就看到一顆柴頭,也是我最喜歡的動力車種,趕緊多拍幾張
這邊還有介紹這台柴頭的歷史,這是一台澳洲製造的機車頭,也是香港首次以人名命名的,名字就是當初的港督葛量宏爵士及其夫人
還有一台52號
也有另一種名稱,叫做亞力山卓
另外還有展示各式各樣的鐵道車輛
另外還有介紹當初香港鐵路的發展
現場還擺有各式等級的車廂,可供遊客直接上去觀賞
果然是很英式的車廂,尾端還有觀景台
木造的窗戶也是很有味道
木造座椅完全保留
以前車廂的地板竟然是馬賽克磚,驚死我也
基本的警語也是保存下來
接著到另一個等級的車廂瞧瞧
空間大多了,應該是可容納行李
首車的位置也很有趣,還有一個小板凳
接著是頭等車廂,椅子就不一樣了
還附有小餐桌
這種仿皮椅,在台灣的印度仔常看到
這種鱷魚夾的開窗方式,也是印度仔常見的
寫明了這是頭等車廂
以前的車廂廣告也留著
行包車的椅子又是較低階的木椅
旁邊的紅磚屋則是他們的行政中心
現場也擺著一台過去的蒸汽火車
這可是沙頭角支線曾使用的窄軌蒸氣機火車頭
銘牌說明著他的身世,他可是英國做的
接著進到他的展覽室,其實就是舊的大浦墟車站
裡面有擺著幾張古時候的照片
裡面還有港鐵的介紹
售票口
過去的電信設備
車站內部售票的配置
這是我最喜歡的控制桿
這車站是不是很特別,蓋得跟廟一樣
旁邊的山橋,不仔細看,真以為是一間廟
雕塑,壁畫都跟傳統寺廟一般
這就是當初的入口
總之這是個很有趣的鐵道博物館,如果是鐵道迷,務必來朝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