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大片重劃區的荒涼草地中,剛好矗立著一間台灣傳統的三合院,這裡就是台中市定古蹟-張家古厝
看到張家古厝,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蘆洲李宅,想當初李宅周圍應該也跟現在的張家古厝一樣,周遭都是一片空地,但經過時空遷移,社會的發展,李宅現今的樣貌,恐怕也非他們當初想像得到
只不過張家古厝更悲慘,在被台中市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張家祖廟(慶興堂)才公告三天,就在2009年某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被某建設公司雇用怪手拆去慶興堂的部分
現在看到這樣的消息,其實一點也不意外,這就是台灣的水準
看到現今台中的發展,只願張家古厝能一直平平順順的走下去,不要遭遇跟李宅一樣的處境阿!!
張家祖廟有幾個特點,她是全台唯一左右不對稱的家廟建築,其建築幾乎全為左右不對稱,各具代表意義;建築不對稱是因為要區分地主與佃戶地位之差異。
屋脊下方側牆吊掛著書券,代表當初對於知識的渴求與重視
脩其訓典,典故來自"國語.周語上"
左側護龍整個富麗堂皇,一看就知道是主人住的
當初雇用了許多佃農,讓他們有房子居住,雖然有地位之分,但至少能一求溫飽~
右側護龍明顯的跟左側差異很多,明顯看出這裡就是佃農的住所
八卦三櫺竹節窗,窗外框以磚雕構成
這塊匾額讓人在門前駐足觀望良多
這個托木,豎柴及吊筒實在是美
這個虎形柱珠也是十分特別
瓜筒及各通都保持得相當好
張家祖廟廟門右邊牆上有一幅麒麟雕畫
左邊則為鳳凰
張家在清朝晚期是書香世家,直到日治時代仍是顯赫仕族
門扇的雕工實在是精細
看著過去的門環及木門,特別有感覺
磚造拱門,正是這類建築的一大特色
建於明治三十七 年(一九0四年,清光緒三十年),命為發祥堂,由後代子孫不同張家派系所共有,雖祭祀同一組先「張文通公」,但各派系輪流主祭
張家祖廟現為不同派別的張氏族裔所共有,雖然祭祀的始祖相同,但是並不採全族後裔整體的祭祀儀式,族裔各參自己所屬的祭儀,這種「一祠多用」的祭祀陣會,是張家祖廟首創,
整個祖廟保持的真的相當的好,不會有那種嶄新的修復感,乾淨樸素中又帶著清新
很喜歡這張照片
藍色小托梁
張家祖廟是個保持得相當不錯的古蹟,是個相當值得推薦的景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