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知道桃園神社,是在一次審查會中,聽到審查委員之一提及當初桃園神社就是在她力擁之下得以保存的,而且每次找他來開會,都會提一次,所以我心裡就在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來給他瞧瞧到底桃園神社是何方神聖!!
這次有機會終於來此瞧瞧,桃園神社就在虎頭山上,但桃園神社與虎頭山公園呈現迥然不同的氣氛。一邊是適合踏青的郊山公園,一邊則是令人沉思的歷史場景。
來此後發現確實散發著濃厚的日式風味,裡面的人不顯得多,但看得出來都只是想來這裡浸潤在此等氛圍中的民眾;有一般散步的居民,也有來此外拍的男女,另外也有小朋友在此玩耍;其實覺得很難得的是,能夠在台灣看到一幢保留十足日式風味的神社,雖說屬日本的文化,但我想他還是在台灣的歷史中留下一定的地位~~
標示著「奉獻」兩字與日期的石塊
純正日式建築,說明著他的身分
特別喜歡這種保有原木色的感覺,有些日式建築總愛塗佈些不同的木色漆,但我還是鍾愛這種原汁原味的!!
階梯上的青苔,更顯他的歷史
地上庭院裡充斥著各式的石碑,或許告訴人們他過去輝煌的紀錄~~
手水舍
通往中門的階梯
銅馬:馬腹兩側原有細緻的櫻花徽章鑄紋
迴廊:天花板以二軒棰木小木作;屋頂以斗拱和二重肘木支撐
非常漂亮的木雕
中門迴廊的內側,迴廊的功能主要是遮擋風沙,以避免神職人員在祭祀時弄髒衣服。
T字型的拜殿,有濃濃的唐朝廟宇味道
每個角落跟小地方的修復都很細緻
銅製的雕紋,泛著代表時光的銅綠
後方的主殿。主殿又稱為「神殿」,面積很小,倒像是個小閣樓,位於高台之上。依日本神廟的規矩,參拜者只能在拜殿對著主殿祭拜,只有主祭者才准進入主殿。登上主殿的木梯,梯面極淺,級深僅及半履,踏踩時,後腳跟會懸空,被稱為「半步梯」。目的是使祭祀者必須踮著腳尖上下,並低頭注視步履,以防摔倒,因而產生敬畏、謙卑的心情。
社務所:現為遊客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