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宜蘭縣境內有兩間噶瑪蘭傳統家屋,一間位於流流社,一間位於武荖坑風景區

內,武荖坑內的家屋是我比較喜歡的,小小的,相當可愛~~由於宜蘭地區多

雨潮濕,所以茅屋的茅草及支架空隙間會經常性潮濕及藏匿蟲蟻等,故必須利

用煙燻的過程來驅蟲及保持乾燥,一般每隔一星期即須煙燻一次;同時藉由煙

燻過程強固整體結構;這次的煙燻過 程在邱 老師帶領下,除了固定的煙燻、環

境整理外,我們還帶地瓜去烤喔!!

至於噶瑪蘭及流流設為何,請看以下的解說:

蛤仔難三十六社

宜蘭,舊稱蛤仔難甲子難,正是「噶瑪蘭」(Kavalan)一語的音譯。

Kavalan」在噶瑪蘭語裡面,是「平原之人類」的意思,主要是該族族人用來

區別當時居住於山區泰雅族的稱謂。

噶瑪蘭族以前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但事實上其聚落的數量是超過

六、七十個社以上。過去對噶瑪蘭族的稱呼都以蘭陽溪為界,

以北的稱為「西勢番」、以南的稱為「東勢番」。當時重要聚落包括打馬煙

社、抵美簡社、奇立丹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羅罕

社、利澤簡社、加禮宛社、奇武荖社等。

被迫離開原居地到花蓮平原

1768漢人林漢生初探噶瑪蘭,為當地原住民所殺害。然而,將近30年以後,

漢人再一次試著要進入噶瑪蘭,這次的結果卻是噶瑪蘭族被迫離開原居地。

1796,漳州人吳沙率領漳州、泉州、以及粵籍之民進墾噶瑪蘭,建立了

,這群已經在這片土地平靜生活了數千年的噶瑪蘭族人,開始了他們翻天覆

地的大改變。不久以後,漢人的勢力就遍及噶瑪蘭東西勢三十六社,漢人人口

並急速增加。噶瑪蘭人不論在經濟、社會方面,都居於絕對弱勢的地位,他們

只好在平原內部做境內的小遷徙,開始遷往三星蘇澳等地。在噶瑪蘭人逐漸

失去其賴以維生的土地以後,在1830年至1840年之間,以冬山鄉加禮宛社

為首南遷到花蓮北埔,建立新的聚落,而在花蓮平原北部形成一個新的加禮苑

社聚集地。初到該地的噶瑪蘭人,就像當時吳沙挾千人之勢席捲蘭陽平原一

樣,很快地也稱雄於奇萊的荒野間,族人紛紛湧至,而逐漸凌駕於原本居住在

該地的阿美族泰雅族,加禮宛的「大社」遂成為噶瑪蘭族的第二故鄉。

文化

噶瑪蘭族是母系制度的社會,巫師皆為女性。男性原有年齡階級組織,但目前

都與阿美族相融合併。重要的祭儀活動有:出草勝利之後的「儀式卡達班」

Qatapan)(目前這項活動都和阿美族豐年祭合併舉行)、成為巫師的入巫

儀式「奇賽伊茲」(kisaiz);治病儀式「巴格拉比」(pakalavi)、喪禮「巴

都干」(Patohkan)、以及年底的祭祖儀式「巴禮令」(Palilin)等。

神話傳說「噶瑪蘭公主」

傳說海龍王最疼愛的美麗女兒「噶瑪蘭公主」,心儀龍宮裡最英俊勇猛

 

的戰將「龜山將軍」,但是小倆口在尚未獲得龍王的允許之前,卻早已

 

私相愛慕,互許終身,此事被龍王知道,再加上一向嫉妒龜將軍的蛇將

 

軍向龍王進饞言,龍王為維護傳統禮法,只得忍痛將噶瑪蘭公主監禁在

 

龍宮內苑,而將龜山大將驅逐於外海永無歸期,就從這時候起,原本活

 

潑可愛的噶瑪蘭公主開始變成了沈默不語的蘭陽平原,苦苦盼望著龜山

 

將軍的歸來。 而龜山大將怎樣也捨不得離開心愛的公主,說什麼也不願

 

遠離龍宮,龍王在盛怒之下,下令所有蝦兵蟹將要把龜山大將推向外

 

海!就在宜蘭外海,龜山將軍化為龜山島,以他最後的力量搖曳著尾

 

巴,反擊那些正前僕後繼的蝦兵蟹將們,並回過頭來長嚎著他的思念與

 

呼喊,他遙望著東南方,狂亂地嚎叫著公主的名字「噶瑪蘭!噶瑪

 

蘭!」,一直到現在,我們只要站在龜山島邊,用心仔細的聆聽岸邊的

 

海浪聲,就彷彿能聽到龜山將軍正在悲傷的呼喊著噶瑪蘭的名字。

 

  而那些被擊昏的蝦兵蟹將都進入了漁人的網中,幾萬年過去了,推

 

向外海的任務還未完成,因此這島嶼周圍的魚兒便也捕之不盡!而漁民

 

也知道,每當看到龜山將軍頭上戴上了噶瑪蘭公主為他親自編織的斗

 

笠,便知道兩人又即將為了思念對方而流眼淚,那時天空就會下起滂沱

 

大雨,並在海上掀起濤天巨浪,讓龍宮不得安寧,所以漁民們只要看到

 

龜山戴笠,便會開始準備收纜返航。

新族群尋根運動

一直被半強迫附屬在阿美族當中的噶瑪蘭族,其實不論是祭典或語言文化,

都與阿美族完全不同。因此,從1980開始,噶瑪蘭族的原住民,就開始展開

尋根以及正名運動。經過長期的努力,緊接著邵族之後,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

民族委員會也在2002正式認定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的第11族。噶瑪蘭族文化的

傳承與保存,自此步入一個新的紀元。

事實上,噶瑪蘭族語至今依然被該族族人保存使用,同時他們也已經編印噶瑪

蘭語辭典、語法等教材,做為學校鄉土教學的材料。噶瑪蘭族不僅族群意識強

烈,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祭儀也都十分鮮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golfwen 的頭像
    ogolfwen

    歐吉妮文的生活點滴

    ogolf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