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清廷與英俄國,簽訂天津條約。明述台灣開放通商口岸,1865年,安平開港,名為臺灣關,二月,英國領事於安平設立德記、怡記、和記、唻記、東興等洋行,現在安平樹屋一部份為當時德記洋行倉庫,後面臨鹽水溪畔,也就是昔日的港口。

1917「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於德記洋行設出張所,1919「台灣鹽業株式會社」成立於安平。安順鹽田生產之鹽,以手撐船運送,由鹽水溪經四草湖沿舊運河河道,於安平樹屋後方碼頭上岸堆置於此倉庫。

從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現況規模為日本人改建。

據台灣鹽業公司退休場長張坤煌口述,一九三五年於此上班當時,自安順鹽田運來的鹽包堆置於此,倉庫己有榕樹盤根,可見樹齡已近百年。

現在倉庫內外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氣根在屋頂及牆壁攀附生長,形成了「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特殊景觀。因而當地人稱為樹屋。

大約在8年前,曾經跟同學來過此地,記得當時僅有德記洋行僅供參觀,後方樹屋並無參觀路線,時隔8年,再遊此地,德記洋行已改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後方倉庫也變為樹屋景點;或許是傍晚來到此地,已接近閉館時刻,昏暗的光線加上稀疏的遊客,進入此樹屋讓人有點清涼的感覺,難怪二姐不願帶姪女進來;現場生長茂盛的榕樹與建築物糾纏不清,讓本來平淡無奇的倉庫成為一個有趣的空間,讓我明顯的感覺簡直就像台灣版的塔普倫寺(吳哥窟),只是羅拉變歐文而已。

倉庫荒廢多年沒有人敢接近的原因主要應該是因為榕樹被台灣人視為陰性,也就是特別容易聚集陰間朋友,許多人都傳言一但靠近樹屋區時,就會陰氣森森,心理不安,所以舊倉庫榕樹區便成為一個禁地,該地就被當地人戲稱為鬼屋,也因此被完整保留最自然的狀態,毫無人為的干擾與破壞。或許這也是另類古蹟歷建維護保存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golf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